鯉魚門的典故與海濱學校
鯉魚門的典故
真的有鯉魚?關於鯉魚門命名,眾說紛紜。有說以前村內有兩個如一對魚眼的魚塘盛產鯉魚;亦有說九龍灣水道(現稱維多利亞港)像條肥美鯉魚!鯉魚門水道窄門是魚嘴,海心廟的魚尾石就是出水魚尾。另有一說是水道兩旁的礁石群看起來像鯉魚群,故如此命名。大家來看看像不像!
鯉魚門水道,最早記載於16世紀時著的《粵大記》的海圖,原指分隔港島東北及九龍東南的海峽,後來海峽兩岸的陸地亦稱為鯉魚門。現在「鯉魚門」泛指位於九龍東,包括三家村、馬環村的鯉魚門村。
1598 年《粵大記》內廣東沿海圖記載的鯉魚門
1598 年《粵大記》內廣東沿海圖記載的鯉魚門
海濱學校
1940 年代的海濱學校
(相片來源: 香港大學圖書館)
(相片來源: 香港大學圖書館)
1940 年代的海濱學校
(相片來源: 香港大學圖書館)
(相片來源: 香港大學圖書館)
自18世紀初,一群客家籍的石匠開始在鯉魚門村定居。自立村以來,先後有不同辦學團體在村內創立四所學校,包括由村民籌辦的「啟蒙學校」與「海濱學校」,和由宗教團體籌辦的「聖腓力學校」與「德基幼稚園」,其中以「海濱學校」的歷史最悠久。
海濱學校的前身是傳統私塾,俗稱啟蒙學校。啟蒙學校在1920年創立,是村內首間為鯉魚門村學童提供基礎學習的村校,該校於1936年註冊為「鯉魚門學校」。因為早期鯉魚門村以客家人為主,老師故以客家話授課,課本選用三字經、四書五經、唐詩、朱子格言等傳統儒家典籍。該校校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毀,不少村民逃離香港,學校停辦。戰後,村民回歸,村內適齡學童漸增,由於啟蒙學校校舍遭到破壞,村民籌款租用一所平房,於1946年在海旁創立「海濱學校」,校名寓意「學海無涯 海濱為始」。由於村內適齡學童人口不斷增加,村民分別在1953年及1960年籌款建校和擴校。1970年代是該學校的全盛時期,有超過500名學生就讀。後來由於村內人口減少,學校班數縮減,最終為配合政府整合教育資源,學校於2008年停辦。該校校舍現已活化為其他用途。